- 相關推薦
談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
摘要: 網絡的發展,創造出全新的網絡文化。不少學校順應時代需要建設了校園網,并連入了互聯網,開始了網絡教學的嘗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網絡教學不同的教學模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這就要了解網上教學的教學模式、特點、問題以及應對辦法,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與創新。關鍵字: 計算機網絡;網絡教學;問題與對策
1、引言
網絡的發展,尤其是Internet的發展將信息時代的社會細胞(多媒體計算機和掌握了計算機技術的人)連成了一體,實現了人類智慧的連網,并由此創造出全新的網絡文化。不少學校順應時代需要建設了校園網,并連入了互聯網,開始了網絡教學的嘗試。
所謂網絡教學是指教師利用計算機網絡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或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獲取知識。由于網絡教學具有時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個別化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網絡教學不同的教學模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認識的主體,這就要了解網上教學的教學模式、特點、問題以及應對辦法,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實踐與創新。
2、網絡教學的特點。
網絡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建構學習,是基于多媒體技術的網絡技術下的新的學習理論。這種理論是將學生看成是知識學習的主動建構者,外界信息環境經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轉變成為自身的知識。這種開放性、創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和固疾。
基于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網絡教學過程的交互性。網絡教學最大特點是它的實時交互性。實時交互性是指在網絡上的各個終端可以即時實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之間。通過課件還可以有效地獲得圖、文、聲、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師生之間的交互可以獲得教師的指導,學生之間的交互可以進行協作學習。這種雙向交互活動不僅使學生通過視、聽手段獲取教學信息,而且它還代表著一種學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興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交互學生能及時地了解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并按要求調整學習,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2)網絡教學資源的共享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共享資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軟件的共享,核心是軟件的共享。網上資源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形聲兼備,學習者在鏈接或教師指導下,可輕松自如地在知識海洋中沖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資源,神奇的網絡環境,對教育個性化的形成,對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對實現教學過程要素關系的轉變,對促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都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3)多媒體信息的綜合性。多媒體網絡融超媒體和超文本于一體,集圖形、圖像、圖表、聲音、文字于一體,有利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
(4)教學方式的先進性。傳統教學的中心是教師的教,網絡教學的中心是學生的學。在網絡教學中,教學不再是滿堂灌,學生的學習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教師的作用主要是組織、調控,并以作業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至于學生的步調、方式、進度、內容的數量和難易程度等則由學生本人決定。
(5)教學目標的多樣性。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風格、學習的起點等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多樣性。在傳統的“教學流水線”上難以實現因材施教,網絡教學克服了這些弊端。多媒體網絡教學,帶來了許多真實的情境,將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現象帶進了課堂,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得到提高,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6)教學內容的豐富性。網上的教學內容不僅有本校學科教師編制的CA I課件,而且有來自于不同類型、不同地區學校的課件內容。學生通過比較借鑒,選取那些內容結構組織嚴密的優秀網站或課件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
3、網絡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與方式。
學校中心工作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學校要真正為培養一代新人發揮效能就必須從課堂主陣地著手。現代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中,課堂教學中心從教師轉向學習者,核心在于學習者主動將新的信息和經驗與其原有的知識基礎相融合的過程,因此網絡教學正是適應了建構主義理論的需要。
網絡教學模式大體可以分為:
(1)集體教學模式。教師先用常規教學中的講授法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將概念、原理等講述清楚、提供途徑,讓學生在計算機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組討論、協作交流,同時交待任務情景。利用計算機迅速和反饋及時的特點,提供化難釋疑。放手讓學生自行練習,學生出現疑難問題,可用電子舉手。教師通過監視管理功能,選定有疑難問題的部份學生,組成一個特定的學習小組。學生可以利用語音對話、BBS論壇、留言簿、公告欄等展開討論、進行經驗交流。教師同時也可接受學生的咨詢,指導學生解疑,提供幫助。利用廣播功能,可以對典型錯誤在小組或全班進行廣播,迅速進行糾正,以引起學生注意。對有創造性的見解在小組或全班廣播后進行表揚或肯定,以供同學學習和借鑒。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可以在輕松環境中學習新知識,促進了學生共同合作的意識。對教師來說,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實際的教學內容的變更和教學方案的調節。
(2)自主學習模式。該模式是利用服務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資源,使有限設備發揮最大的效率。學生利用服務器站點,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的難易、進度并隨時與教師、同學進行交互。一個服務器站點相當于一個小型圖書館,學生可以共享服務器站點上的大量信息,在網絡環境中進行個別學習,使課堂教學逐步擺脫傳統的教師中心模式,學生由傳統的被迫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目前網絡教學的八種方式:
(1)視頻廣播:由網絡管理中心通過播放視頻(實時視頻或錄像) 。這種形式與電視或播放錄像沒有太大的區別,學生無法控制,實際上是一種直播課堂式的教學。它的好處是學習者不受地域和人數的限制,且占用帶寬小(只需1. 37M) 。多用于名師授課、學術報告、重要會議的直播等。
(2)視頻點播:學習者可以根據需要對服務器中的視頻進行點播。內容可以是電視教學片,也可以是課堂實況錄像。由于是非實時的點播,所以我們可以對其精心設計(插入圖文、視頻、動畫等) 。
(3)視頻會議: 視音頻多向實時傳輸的形式。
由于設備昂貴,應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師答疑。
(4)WEB 教材: 把教學內容作成網頁的形式。
其好處是編制難度不大,運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5)多媒體課件:運用多媒體語言或課件開發工具開發的教材,一般通過下載到本機運行。
(6)BBS論壇:師生間、學習者間以電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協作。
(7)聊天室(教學討論區) :師生間、學習者間通過文字
【談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相關文章:
淺談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網絡教學03-18
計算機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的評價03-21
談網絡環境下的企業組織再造03-18
談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下的英語自主學習03-19
談計算機網絡的防御技術03-20
談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03-18
談基于校園網絡下教學網站的建設03-19
談網絡環境下會計系統結構03-18
談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技術03-20